中国园林网6月23日消息:退休干部老陈每天到福州西湖公园晨练,并快走30分钟,这一习惯已坚持了3年多。但老陈今年有个新发现——新修的环湖步行道不一样了,下雨天路面不会积水,也不打滑。这条道路看似普通,却是条“会呼吸的人行道”,功能大着呢。下雨时能够大量吸储渗透雨水,烈日暴晒时,又会呼吐水汽,降低路面温度,湿润空气。
这条神奇的人行道,用的是去年“6•18”上成功对接的科技新产品——“建科透水砖”。
透水路面解城市之“渴”
长期以来,城市的街道、广场以及住宅小区的庭院等,路面大都是用花岗岩、水泥、釉面砖铺设。因此,几乎所有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尴尬——一方面,大量的硬化地面造成城市雨水不能向地下渗透,地下水位因得不到雨水补充而下降,影响了道路两旁花草树木的生长;另一方面,下雨天硬化路面地表积水,给行人和交通带来不便,甚至因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而积水成涝,加重了疏浚系统的负担和江河的污染。
此外,硬化地面地表过度干燥,既易造成尘土飞扬,又不能进行热量的传导,增加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恶化了居住环境。
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开发的透水砖,采用石粉、矿粉、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加工生产,透水性好,坚硬耐磨,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在第五届“6•18”参展后,与福建省东方坤弘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对接落地。
目前,福州市新建和改造的人行道都已基本使用这种生态透水砖。在北大路、鼓西路、鼓东路、长福路、台江西路、学军路等人行道,以及福州、厦门市的个别小区、别墅,透水砖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的生态环境。
院士呼吁大力推广
今年初,中科院院士、省政协副主席郑兰荪提出“推广透水路砖、改善城市生态”的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法规,在国内城市中推广使用可以透水的路砖,改善空气与地下水分的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这一问题已引起我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2月,省建设厅已专门下发推广应用透水砖的通知,要求市政工程处、园林管理机构按照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要求,在城市公园、广场、园林景观、人行道、停车场、住宅小区等工程中,优先推广应用透水砖。
按照有关批示精神,省建设厅要求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省建设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加强技术指导和推广应用的服务工作,同时,还编制了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透水砖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规程》,为大力推广应用透水砖路面提供支持。
6月6日,受省建设厅委托,省建设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福州召开透水砖技术产品推广应用会议,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单位代表120多人参会。据悉,省建设厅将在下半年到各地督查市政新建和改造工程透水砖使用情况。
会上,省绿色建筑专家赵士怀大力推介会“呼吸”的生态透水砖。他说:“如果福州市大部分的人行道能铺设透水砖,将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并产生较大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所长黄金荣告诉记者,“建科透水砖”参加今年“6•18”项目对接,在全省各地转让技术,合作办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