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已成为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最具特色的载体平台之一
浙江园林网2月22日消息: 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中)、张克辉(左四)、福建省长黄小晶(右四)、福建省委副书记梁绮萍(右三)、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左二)等出席「花博会」开幕式(本报摄)去年七月,经国务院批准,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由原来的福州、漳州两地扩大到全省。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福建省现已规划出试验区新的建设目标。据闽对台农业工作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将以发挥优势、合作共赢、促进发展、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市场导向、优势互补、项目带动、互动互利的五项基本原则,其总体目标是提高三项能力、建成四大基地、构筑三大平台、发挥三大作用。
总体目标:三四三三
据介绍,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新规划的总体目标确定为:提高三项能力,就是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联手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成四大基地,即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构筑三大平台,即建立两岸人员、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的平台,探索农业改革与发展机制创新的平台;发挥三大作用,就是发挥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区域布局:三八五一
新规划中,福建省对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区域布局和建设重点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三条特色产业合作带、八个示范区、五个中心、一个载体的建设思路。三条特色产业合作带,就是闽台高优农业产业合作带、闽台蓝色产业合作带、闽台绿色产业合作带。八个示范区,就是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现代园艺业合作示范区、现代畜牧业合作示范区、现代林业合作示范区、现代渔业合作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合作示范区、休闲农业合作示范区、水土保持合作示范区。五个中心,就是海峡两岸(福建)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海峡两岸(福建)农业科教信息交流合作中心、海峡两岸(福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海峡两岸(福建)农业防灾减灾预警中心、海峡两岸(福建)种苗研发与繁育中心。一个载体,就是加强展会这一载体建设,包括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海峡两岸(福建三明)林业合作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交流高级论坛等。
重点合作:一○五项
据福建省对台农业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根据试验区规划,福建省已筛选了一百零五个重点合作项目,建立了项目储备库,并在网上作了发布。目前,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已经激活。还有一批项目正在落实之中,主要包括:筹建闽台农作物种苗研发与繁育中心,正在做前期工作;筹建闽台水产种苗研发与繁育中心,现正在建设福州闽台水产引育种基地和漳州市东山湾海珍品良种场;筹建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农业部已经批覆,总投资二千五百五十二万元,建设工作正在进行;积极稳妥地开展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试点。
据悉,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于去年四月创建,首期规划面积为三十万亩,分布于该市八个镇和福清湾、兴化湾一带,整个园区围绕水产、畜牧、水果、蔬菜、花卉五大产业分为七个功能区。还成立了五个服务中心,即: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名优种苗繁育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交流中心、病虫害防治中心和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台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截至去年底,已有十八个项目落户于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福清市共签约台资项目个,总投资二千多万美元。漳浦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已于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正式开园,并已投入二百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到去年底有十二家台资农业企业入园创业;漳平市永福镇吸引了十九家台资农业企业在这个高山盆地投资兴业,发展势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