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制药公司员工在压缩锅炉前查看锅内情况
一批农户的富裕和一个县域的希冀
“全县目前依靠红豆杉发财致富的千万富翁有十多个,百万富翁至少有几百个。”作为“千万富翁”中的一员,46岁的曾钦书站在自己260亩红豆杉基地里,讲述明溪农民的致富故事。
2000年,明溪农民响应县里的红豆杉产业化的号召,尝试种植南方红豆杉。短短几年后,全县3000多户农民种植3万亩的红豆杉。
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当时,明溪红豆杉主要卖给南方制药公司。
原本在城郊做点小生意的曾钦书就是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按照公司的收购价每公斤4元,枝叶根都可以,这钱好赚。”曾钦书和许多人一样,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种植技术培训,尝试种植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短短几年中,不少农民靠卖红豆杉树发了家,成了“百万元大户”。
致富路看起来如此顺利。然而,随着紫杉醇市场行情的变化以及南方制药公司暂时陷入低谷,种植农户心中没底。“光靠卖给公司提纯加工一条路,总是不够保险,应该开拓出更多途径。”先富起来的种植户李水平、曾钦书等集思广益,决定另辟外界市场,探寻多元化销售路子。
2006年,李水平、曾钦书尝试培养绿化苗并通过广东的朋友销售到该省作为公路、小区绿化树,市场反响很好。很快,明溪红豆杉在浙江、江西、黑龙江等省多个城市打开市场。
2009年,又一群外来推手把明溪红豆杉苗木销售推向一个新高潮。10多位来自“花木之乡”漳平永福镇的客商来到明溪,展开红豆杉苗木“搜购”行动,利用他们强大的销售网络,将明溪红豆杉苗木卖向全国各地。永福客商还趁热打铁,在明溪一下“买断”多个基地。在他们的助力下,明溪外销红豆杉苗木已呈供不应求之势,种植户因此获利丰厚。
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引导发展出附加值更高的红豆杉盆景和红豆杉礼品、保健品等新产品,使红豆杉产业链得以不断延伸,带动红豆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户的增加,山坡上、田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红豆杉林地都是金灿灿的财富。
“只有紧紧抓住当地优势,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一届接着一届干,才能打造出富民产业,走出县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之路。”明溪县委书记林斌说,如今,该县红豆杉种植户达5000户,种植面积5万亩,全县40%农户与红豆杉产业有关,年增加农民收入5亿元。“红豆杉产业不仅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农户积极参与,更有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延伸,为我县打造年产值百亿的‘南方海西药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