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福建专家呼吁建立古树名木基因库
市场动态

福建专家呼吁建立古树名木基因库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高建进 日期: 2006/3/23 9:55:09
    浙江园林网3月23日消息:不久前,福州一株全国最大的古紫藤被破坏致死,当地多棵古榕树也相继死亡。“对福建古树名木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有关专家提出,古树名木不但是绿色文物、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而且其基因图谱极具特殊性,如果这些特有的基因丢失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他们呼吁,应采

    用现代生物技术,尽快建立福建省古树名木基因库,把古树的基因资源保存下来。

    作为祖国东南的绿色省份,福建拥有众多闻名中外的古树名木,如鼓山涌泉寺的千年铁树、福州西禅寺和莆田的“宋荔”、武夷山的大红袍古茶树、德化县千年樟树王等等。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目前当地的许多古树名木的生存已受到严重的威胁。特别是近年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造成地下水位降低或者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导致许多古树死亡。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学院副院长赖钟雄教授告诉记者,古树名木是活的化石,它们的基因是生物物种中最优秀的基因,在整个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主角。他说,古树的基因图谱有其特殊性,其基因交换和变异比一般树木少,具有长寿基因和抗性基因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基因资源。如果某棵古树死了,它特有的基因就丢失了,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福建古树名木遭遇的险境让有关专家忧心忡忡。福州大学叶少珍教授说,在现有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基础上,政府还应尽快制定《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古树名木受保护的地位。同时,对古树名木要普查建档,划定保护范围,落实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人,落实养护管理资金。

    赖钟雄教授提出,这些古老植物包含的基因资源,是植物遗传改良的最宝贵的种质材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复壮和改良,可能培育出优异的植物新品种。他因此呼吁,在就地保护的基础上,应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尽快通过植物克隆等无性繁殖方法“克隆”古树,建立福建省古树名木基因库,把古树的基因资源保存下来,以防止特有基因的丢失。

    赖教授表示,基因资源的研发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基因争夺战。他说,古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也值得利用和发展。

编辑:木麻黄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