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整后的公共绿地
老屋上砖勾檐,修整后的老房子更显古韵
由旧仓库改建而成的农贸市场
高濑村村道
开饭店 种水果,农民也能在家门口挣钱了
村貌的改进只是生态建设的第一步,改进村民生活才是生态建设的最终目的。为了增强村民收入,让村民当地就业,长泰县岩溪镇决定将大学村打造成“中国慢客村”,让快生活的城里人到乡下来体验“慢生活”的休闲。
“开发旅游,我想把游客的钱留下来,而不是留下他们的快餐盒和矿泉水瓶。”岩溪镇书记王劲东说。为了吸引游客在当地消费,今年10月镇政府在村里买了一块地,率先开起了乡村饭店。“这是一个示范作用,以后村民觉得有生意了,自然也就陆续开起来了。”王劲东说。
此外,镇里还将在村里的土地上规划一块采摘园,集中种值台湾水果、花卉。“被规划进来的土地,可以由拥有土地的农民耕种,如果农民不愿耕种,政府就向农民租地耕种。”王劲东承诺,土地耕种的收益归村民所有“但有个要求就是要用农家肥,保证绿色健康”。王书记希望这个采摘园能吸引向往绿色食品的城市人前来光顾,增加村里人气,也让村民增收。
而在高濑村,村里投资160万的“后花园”里也有村民们的养殖区。在这里除了一旁的休闲区外,更大的面积是为立体种植所设的,所谓立体种植就是山下种蔬菜瓜果,山腰种五谷杂粮,山顶养猪羊。
“我们的猪羊都统一养在山上,猪羊粪作菜园的肥料,村里的卫生也好了。”黄阿伯说,村里空气变好了,外出回家的孩子也觉得舒服了。如今,高濑村村民的生活已由前村后移到公园了,“现在我们在公园里的活动时间变长了,白天上山工作,累了就到山下来纳凉,一天在公园待的时间最长。”黄阿伯说。
像大学村和高濑村这样的村庄,漳州市共有16个。2011年10月,为了聚集产业化,加快城市化,促进漳州市经济新一轮发展,漳州市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了“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并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生态、后经济的发展路径,在全市开展了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令原来脏乱差的落后村庄焕然一新,长泰县更被国家环保部门评为省内首个国家生态县。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