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特色项目 农民腰包变鼓
灌口,自古是八闽重镇,依托丰富的人文历史积淀,结合4.5万亩现有的山地、森林景观资源,灌口的“生态休闲旅游版图”已逐渐打开。
发展山地休闲游乐项目、汽车文化主题公园项目、民俗乡土风情项目、生态旅游项目和农业参与性项目,是灌口小城镇建设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重点。灌口镇先后建成万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东辉大峡谷等景点,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
和休闲旅游业相结合,灌口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农业向环保、精细化、深加工方向发展,形成多种“人无我有”的特色农产品。
灌口的捷圣生态农业区,先后引进特种菜良种50多项,建成一百多亩的特种菜种植园,年培育种苗50多万株,年产特种菜450多吨,是厦门市目前规模最大的特种菜生产基地;仙灵旗休闲农庄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出产的台湾水果深受大众喜爱,其畜牧专业合作社规模生产无公害的黄羊、香猪肉走俏全国,更带领村民走上特种养殖致富的道路;田头村的“明星产品”仙景芋块头大、口感松软,曾经是国宴专用芋头。
仙棋农家乐、龙谷山庄等一批集山地休闲、农事体验、生态养殖等为一体的新农项目,渐渐在厦门打出名气,龙谷山庄还被评为生态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 有了生态农业作“摇钱树”,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生态创建:全民关心环境 建筑节能减碳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社会各层面,灌口镇通过各类绿色创建活动,增强了企业、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引导公众合理消费,节约资源,形成了全民关心环境、人人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截止去年底,灌口辖区已经有2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成了12所市级以上绿色学校、2个绿色社区。
通过对机械工业集中区的环境宣教引导,企业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大金龙汽车全面构建绿色采购链,拥有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要求供应商必须符合欧盟有关减排指令和国际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条件,并优先采购“能源之星”、环保标签认证产品。
灌口镇还与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中心签订“碳交易”减排合作协议。新建的灌口市民中心建筑群将成为联合国建筑节能减碳项目在中国少有的案例。通过建筑节能低碳,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提升;通过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升居民环保意识与生活品质,从而全面提升灌口生态文明建设。
克难求进谱华章,生态灌口展魅力。环境保护让灌口插上绿色的翅膀,灌口镇表示,未来将再接再厉,加大推进生态经济发展步伐,全力打造产业发达、宜居亲和、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绿色小城镇。
灌口田头村农民张朝金:把养猪场变成孔雀园
在厦门与漳州长泰交界的灌口镇田头村仙岭山脚下,有一处占地40多亩的孔雀园,这里拥有3000多只大大小小的孔雀,颇为壮观。
这群孔雀的主人,是灌口镇田头村村民张朝金。年过五旬的他,以前是一名养猪户,2010年,因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集美区实施生猪禁退养,张朝金与辖区其余1660多名生猪养殖户一样,被划入退养之列。
退出生猪养殖后,张朝金怀揣补偿款,开始马不停蹄地找项目。他先后到广东、天津、哈尔滨等地考察,通过朋友介绍,认准了孔雀养殖的前景和“钱途”——孔雀全身都是宝,既可以供应餐桌,又可以输送给动物园,甚至作为私人宠物。
2011年初,他和村里人合伙,办起了“厦门仙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孔雀养殖园。
创业的路上,张朝金边摸索边总结。 2011年4月,他更新设备,增资扩产,并请来技术专家,实现孔雀自繁自养。其间,张朝金先后投资约1000万元,陆续引进母本5000多只,按照孔雀雄雌1∶3比例配对,年孵化出雏量超过2500只。
“孔雀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极高,市面上1只孔雀售价约3000元,1只刚孵出的小孔雀也能卖到300多元。”张朝金说,更重要的是,养殖孔雀不像其他畜禽养殖有污染,养孔雀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都比养生猪好。
孔雀园内,还有一片3500多平方米的菜园,张朝金逐垄分类,种上麦草、地瓜、空心菜和南瓜等,这些蔬菜、瓜果全都是孔雀的日常主食。站在园区举目望去,成片绿意盎然的菜地与绚丽多彩的孔雀园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谈及下一步打算,张朝金说,今年6月初他已申报创立厦门孔雀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价格、统一销售”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拖着长尾巴的白孔雀,华丽的蓝孔雀开屏,吸引着都市人的目光和好奇。张朝金意识到,孔雀园一定能够带动观光、休闲农庄游,为此,他还投资扩建了一处集珍禽养殖、标本加工、餐饮野味、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农家乐项目,很快将实现收益。
推荐阅读: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