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厦门集美:治理环境 绿道系统基本形成
市场动态

厦门集美:治理环境 绿道系统基本形成

来源: 厦门日报 作者:应洁 日期: 2015/6/10 13:44:31
厦门市第二大溪流,发源于戴云山脉与博平岭山脉交界的老寮仓山西麓,由主流苎溪和支流许溪汇合而成。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坂头,至后溪镇汇入许溪,经后溪农场汇入杏林湾,流入厦门西海域。

环绕杏林湾,总长26公里的绿道及自行车慢行道已基本形成,让杏林湾变成了新城的一个“大公园”,通过上游整治和环湾排污处理的进一步强化,杏林湾的风景将越来越美,空气也会越来越清新。

流域整治助推 特色农业发展

——专访后溪“河长”、集美区副区长吴金平

“流域整治不仅是清淤、截污,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景观,还将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古村落保护开发等,为沿线村庄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实现‘百姓富、生态美。’”集美区副区长吴金平介绍,此次许溪小流域示范段整治将结合打造“一村一品”,让流域的生态环境、农村面貌、产业发展都得到改善和提升。

许溪小流域示范段河道总长12.537公里,总面积约6.37平方公里,流域涉及张庄、下庄、仙景、墩仔、李林、崎圳、坑山、溪尾等8个自然村。今后这些沿线村庄将主打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周围的自然资源,形成“游山、玩水,赏民俗,体验农家情”的旅游格局,形成产业、人文、自然生态与地方特色有机融合的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带。

“以溪流两侧生态绿廊带为主线,串联下庄睡莲基地、太空农场、田头仙景芋种植等田园风光建设,突显乡村生态风貌,开发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游乐项目,形成农业大地景观。”据介绍,集美区将进一步鼓励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让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通过新增土地固定租金、保底制年分红、员工劳动收入、农副产品销售等方式增加收入。

治理小流域也是唤醒乡愁的过程。许溪沿线在开发旅游项目的同时,有关部门定下了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耕作层的“规矩”,要求保持自然生态,形成人与自然融合的和谐环境。同时充分结合本地乡村特色,比如张庄布街等人文历史,结合当地资源形成不同主题人文历史链条、开发骑行一日游等旅游活动,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让村民更有“归属感”。

目前,许溪小流域整治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集美区将复制其中好的做法经验,全面推开其他几条溪流的治理工作,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相结合,形成亮点特色。

推荐阅读:

福建:九十九湾生态绿道建成 投入6000万清理河道

福州:将打造十大品牌绿道 总长472.5公里

青岛:环湾绿道建设加速 七区市计划建设34公里

延续低碳行动最佳措施——城市绿道

(来源:厦门日报)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