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福建:“生态治水”取代“工程治水”成为水利建设主题
市场动态

福建:“生态治水”取代“工程治水”成为水利建设主题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赵鹏 日期: 2015/8/12 8:53:43
什么是生态治水,简单地说就是“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为了平平息水患,改善生态环境,福建将由“生态治水”取代“工程治水”,提出从单一的工程思维向水生态的整体修复转变……

中国园林网8月12日消息:从今年起,福建将用5年时间完成全省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生态治水”由此正式取代“工程治水”,成为今后福建水利建设的主题。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自上世纪末以来,福建先后持续开展了“千里海堤”“千里江堤”“村村通自来水”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如今,群众吃水、庄稼喝水的水保障问题和山区防洪、沿海减灾的水安全问题已基本解决。

水患虽已渐平息,生态却大不如昔。“有的地方在实施河道治理时,河床、河岸用水泥抹得三面光,结果整个河滩寸草不生,青蛙跳进去都出不来;有的地方实施河道清淤,把原来树木很茂盛的河心洲都给挖掉了;有的地方把护岸修到山坡上,远看像万里长城……”福建省水利厅长尤猛军表示。

最近的福建省委中心组学习会提出:治理水系要从单一的工程思维向水生态的整体修复转变。

何为生态治水?“简单地说就是‘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有自然弯曲的河岸线;有深潭、浅滩、泛洪漫滩;有天然砂石、水草、江心洲、江心岛;有常年流动的水,水质达到水功能区保护的标准;有乡愁、有野趣;有划定岸线蓝线、落实河长制、推行河道管养制度等管理措施。”水利厅副厅长赖继秋告诉记者。

福建制定了新的考核标准:用生态的方式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复河滩、修复河岸;因地制宜,一河一策;县出具体方案、省定项目清单。

目标、标准变了,投入体系也跟着一起要变。“把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统筹使用;把可调度的资金整合起来,集中发力。”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韩健介绍,省级财政从存量中整合安排2.5亿元用于试点补助。标准分为给予80%、60%和50%补助3个档次,补助标准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公里。“这在省级现行补助政策中是比较高的。”

除了补助标准高外,福建还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利用好中央、省级涉及生态建设、江河治理、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水利专项资金。以项目为载体,集中财力办大事,将分散的项目资金整合起来,集中用于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据统计,全省5年可整合出资金100亿元以上。

推荐阅读:

江苏:到2020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将得到根本扭转

青海:将打造三大“精华”生态旅游景观廊道

合肥:滁河干渠生态休闲风光带二期规划出炉

福州:58座山体分三级予以保护 打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发财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