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菖蒲:小众文人草能否受大众市场青睐
市场动态

菖蒲:小众文人草能否受大众市场青睐

来源: 福建日报 作者:张辉 郭碧燕 日期: 2016/7/20 9:37:01
去年开始,随着一波大型菖蒲展的举办,以及朋友圈的传播,菖蒲开始重新走向大众视野。一时间,菖蒲身价水涨船高,溜蒲、摆蒲成为新潮流。甚至有观点认为,菖蒲将成为未来多肉市场的接棒者。这个过程中,嗅到商机的南靖花农开始大举进场……

南靖县农业局干部吴国海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前全县有超过2000人从事菖蒲种植。其中万盆以上的大户就有10余户。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南靖菖蒲种植规模就超过它的原主产地江浙地区。随着种植规模扩大,菖蒲苗市场价格已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当前,较为常见的金钱菖蒲苗每盆收购价为50-80元,珍稀品种则卖到200-600元不等。依据这个价格,今年上半年,当地菖蒲苗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元。按照业者估计,市面上80%以上的菖蒲苗源自南靖。

可观的利润,是南靖花农大举入场的首要动因。花农肖锐明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行情,每盆金钱菖蒲苗收购价50元,若农户购进1万盆,半年后经过分株,将有3万盆以上菖蒲苗可供出售,半年收入即达150万元。今年3月,肖锐明投入11万元,引种1万多盆金钱菖蒲,5月开始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到现在才两个多月时间,其收入就达25万元。

菖蒲苗种植能够在南靖兴起,与当地气候优势有关。“种苗繁育速度比原主产地的江浙地区快了一倍多。” 南靖县兰花协会会长刘宏远说,他也是当地菖蒲种植大户。

同时,南靖花农还借鉴多年兰花栽培技术和设施,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栽培体系。 “最初,我们尝试栽培的时候,效果不尽如人意,之后尝试借鉴兰花种植技术。”魏昌表示,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当地蒲农以草炭土与珍珠岩为主要材料,调配出了适宜菖蒲生长的专用栽培土。此外,当地还充分利用养兰设施,改种菖蒲,并摸索出了分株孤苗栽培等手段。

后市能否继续“菖”狂

不少南靖业者用“菖”狂来形容眼下菖蒲行情。甚至有论者认为,菖蒲将成为下一个多肉。但不少人选择观望。80后陈泳琳是南靖人,近年来开始从事花卉苗木网销。对于菖蒲的后市表现,他持保守态度:“一方面,当前大量菖蒲在生产者中流通,尚未全面到达终端消费者;另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对菖蒲缺乏了解,一盆草动辄上百元,未必会被接受。”

由于南靖不少兰农转产种菖蒲,一个半月前,陈泳琳开始接手兰花。他发现,不少兰农是持着赌博心态仓促入场的。陈泳琳的困惑在于:“大众需求点何在?如何平稳降价以保障农户权益?”在他看来,当前菖蒲市场的红火,难逃文化投机之嫌。

魏昌并不否认当前菖蒲市场火热,有一定的炒作成分。但他说,菖蒲品种不过10来种,且种植难度低、繁殖速度快。这决定了菖蒲市场难以被持久炒作。尽管谈及泡沫为时尚早,但农户也应理性,避免一哄而上。

沈清宇则认为,未来菖蒲市场将两条腿走路。“原来的高端的文玩市场,将继续壮大;大众市场,将是新的增长点。”他表示,尽管菖蒲未必会取代多肉,但也将成为盆栽市场的香饽饽,“菖蒲更加亲民,对环境适应性强,且比起兰花、多肉,菖蒲的入门级价格并不算太高。加上近年来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底蕴深厚的菖蒲大有可为”。

菖蒲从业者更关心的是,比起对市场泡沫的担忧,刚刚起步的菖蒲市场急需文化普及推广,以及市场规范。“市场失范已初见端倪。”沈清宇举例说,不少散户中出现了采用喷药手段,人为干预菖蒲形态的情况,“若不加规范,市场难以可持续。”此外,沈清宇也呼吁应减少对野生菖蒲资源的过量挖掘。

菖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产业链条延伸,与多元的经营方向。

“菖蒲不但吸引了很多兰农转型,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品,比如紫砂盆、寿山石等置景所需要的配套产品。”魏昌表示,未来他将不仅卖菖蒲,还打算将菖蒲与南靖东溪窑等文化相结合,开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菖蒲品种多元,除了观赏,菖蒲还有食用、药用、净化水体等用途。在这些方面,市面上已经有零星的尝试。2014年,漳州市漳浦县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点,并引入环保植物治污。其中,菖蒲扮演了重要角色。菖蒲不仅可以直接吸收污水中的氮、磷、重金属等成分,还能够对有机微生物进行分解和转化;最近,沈清宇正在向他所在的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申报项目,计划对菖蒲进行提取研究,进行生物科技方面的利用。事实上,在我国大别山一带,农户挖掘野生菖蒲资源并作为药用,已有多年历史。

推荐阅读:

福建连城朋口镇盆栽菖蒲受消费者青睐

首届同安菖蒲盆景展成功举办

宁波月湖公园:黄菖蒲盛开得金灿耀眼

“女子苗木嫁接队”成了菖蒲塘村的致富英雄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