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0日消息: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100万元,用于邵武二都国有林场仿野生种植福建金线莲的标准制定和推广,项目将于今年底完成。这是我国首次由基层单位独家制定国家行业种植标准。早在去年,国家林业局和科技部已分别将“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两块牌子授予邵武二都国有林场。然而,邵武二都国有林场场长杨开兴却说:“我们走上探索林下种植名贵中药材之路,是‘逼’出来的。”
绿色转型,“逼”着走上探索之路
1958年建场的二都国有林场,曾经是我省国有林场的一颗明星,其林业采伐、造林抚育等均走在全省前列。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二都国有林场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资源枯竭,过去大量种植松树和杉树两种单一树种纯林,造成林地地力严重衰退,木材年产量从原来2万多立方米降到不足1万立方米。二是国家对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台了禁伐天然林等政策,林场发展陷入了低谷,职工由千余人减至460余人(其中退休职工350人)。
一方面是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国有林场自身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二都国有林场有经营区总面积10.6万亩,其中还有保存完好的生态公益林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1.8%。这是很好的林业资源条件,为什么不能顺应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林下经济的号召,做好绿色转型文章呢?2010年,在市林业局的支持下,二都国有林场将仿野生种植金线莲等名贵中药材作为绿色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计划在三五年内探索出成熟的可复制的种植经验,并在全市推广。
邵武市林业局拨出了专项经费,并派出技术人员给予具体指导。二都国有林场成立了林下仿野生种植名贵中药材班子,场长杨开兴亲自挂帅负总责。
反复试验,仿野生种植获成功
“仿野生种植金线莲,过去没听说谁有成功的经验。我们先是组织人员到广西考察林下养鸡和种植金茶花,再到三明永安和浙江的乐清县考察大棚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但考察回来后,我们仍然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杨开兴回忆说。
2011年初,二都国有林场启动了金线莲仿野生种植试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