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福建: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市场动态

福建: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来源: 人民网 作者:蒋升阳 赵鹏 日期: 2016/11/16 9:17:02
福建,多山,多水,多绿,森林覆盖率多年居全国第一;至2015年底,连续37年水、空气、生态环境全优……

贵州瓮福集团“吃”第二级——70%的硫酸,其后产生的无水氟化氢正是德尔的原料。也就是说,德尔“吃”的是第三级。

原料满足了,更让李纪明认同的是蛟洋工业园的环保理念。“第一个条件就是要进入省级以上工业园。我们不是做一锤子买卖的,未来目标是做全球最全品种的氟化类制造企业,源头就得有个好基础。”

想是这样想的,没料到2014年进入蛟洋时,碰到的第一颗“钉子”偏偏是环保。为确保万无一失,工业园要求每家入驻企业必须建造一个应急池,以备应对污液泄漏。“可我们全过程几乎没废水”,争了几轮,李纪明最终没拗过园区,在厂里建了应急池。“幸亏他们有先见之明。”去年,有关部门对蛟洋这类工业园做出了“必须建造一个应急池”的规定。“如果现在再调整规划,我们的成本会更大。”李纪明庆幸。

所谓先见之明,其实就是对生态价值的认知;反之,也只有懂得生态价值,才能运用这种价值来推动现代工业发展。

一场堪称纸业生产的革命性创新,眼下正在三明市青纸公司中酝酿。推动这场创新的,就是生态价值。

青纸是家老国企,专业生产高强度牛皮纸。造纸是制污、排污大户,青纸也不例外,它一家排放的COD(化学耗氧量)总量,几乎占全市一半。“这意味着,我们若不减下来,全市工业都难以发展。”公司负责人张发柳说。其时,福建已实行减排总量控制。

2011年,青纸的COD标准从350降到国标90以下。折算下来,相当于分别产生了3194.1吨、174.1吨和285.14吨的COD、氨氮和二氧化硫可交易排污权。2014年,青纸成为福建第一家实施排污权交易的企业,减排带来的净收益超4000万元。

“更关键的是为新项目腾出了空间。”这个新项目应用的是世界上首个物理制浆生产工艺技术,“如果成功,不仅可再降低90%的污水排放量,而且将改写化学制浆的历史。”张发柳介绍。

破坏生态,要付代价;顺应生态,可得差价。

2014年,福建开展环境资源有偿化改革,首批对钢铁、造纸、皮革、化工等8个行业实行“所有新建工业项目的排污总量指标均需通过交易获取,不再进行无偿调剂”。三明将这项改革覆盖至所有行业及扩建项目。同时,为鼓励环保“优者进、差者退”,又创新了“排污权抵押”,清流县东莹化工公司成了第一个“吃螃蟹”者。

东莹生产一种新型制冷剂,2002年投产,各项排污指标均达标。2014年扩产,2016年建成。按规定先从海峡交易所购买了49吨二氧化硫指标。在这两年的建设期中,指标还可以抵押贷款。

“以前规定,贷款必须凭建成验收后发放的排污权许可证,且只能专项用于购买排污权。”福建海峡银行三明分行总经理陈上经告诉记者,“现在只需凭交易凭证就能质押,且使用范围扩大到基础建设等。”

让“优者通吃”,而非“强者通吃”。生态可以产业化,产业也能生态化,同样需要运用价值规律,环保倒逼才能充分发挥其威力。这是第三个答案。

“督企”转“督政”——当好“守山人”看好“责任田”

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够最早在三明试点,与吴成球的探索密不可分。吴成球是三明市环保局局长,在全省9个设区市环保局局长中资格最老。三明是福建老工业城市,钢铁、化肥、造纸等,既成就了这座城市过往的辉煌,又成为当下环保的“拦路虎”。之前,每遇污染问题,环保部门冲锋一线,疲于奔命,像灭火队员。能不能换种监督方式?

2014年初,三明市环保局在福建率先出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细则》,根据企业环保状况分“优秀”到“不合格”4个等级。更厉害的是,他们还把这些信息在当地媒体公布。这下炸了锅,不少企业因为“不合格”,有的被政府责令停产,有的被银行停止供贷,有的被暂停上市计划。当地一家国企,自2004年建成投运,倚仗其“不能被停产”的特殊行业身份,借口试运行迟迟不验收,屡被罚款,仍不整改。被评“不合格”后,地方政府取消其所有评先、评优资格,相关资金补助也被终止。

从“督企”到“督政”,就是要用制度手段让各级政府担起环保“第一责任”。

“与往年相比,今年党政环保大考把坚持绿色发展作为首要责任,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并大幅提高权重,占比约52%。”福建省环保厅厅长朱华告诉记者。不仅如此,责任单位涵盖省发改委、经信委、林业厅等十多个部门,对环保以外的职能部门考核的权重占比从往年的26%上升到53%。“两个50%以上,意味着环保不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而是各职能部门的分内事。目的就是督导党政一把手在决策过程中把环保装进脑中、放在心上,促使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朱华说。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三明市环保局又第一个在全省设立环境污染责任险,并促成该市唯一的化工产业园——黄砂化工园内12家企业整体投保。

从去年开始,晋江市安海镇副镇长蔡娜娜每天的工作内容又多了一个项目:巡河。河叫坝头溪,是安海镇境内最大河流,全长11公里。晋江是福建第一强县,安海又在2015年被评为全国百强乡镇中福建省第一名。两个第一“撞”在一起,整治工业污染的压力自然不小——全镇企业3000多家,各种类型皆有,第一压力就是污水。

虽然是分管生态的镇领导,但担任“河长”的并非只有蔡娜娜一人,其他镇领导都“各掌一河”。“同时还成立了工业、农业等8个专项整治组,所有政府部门都参与其中,实行一票否决。”安海镇党委书记唐春晓说。在安海,当地公安专门成立环保中队,法院设有生态审判庭,检察院有独立生态资源检察科。

从2015年起,福建每季度选择一项环境专题进行现场点评,再全省通报;分解到各设区市政府处理后,由省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季度督查会议制度创新,让9个设区市市长坦言“冬天穿着毛衣都冒汗”“仿佛扒了一层皮”。2016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环保督察组正式启程,首轮督察包括龙岩、泉州、宁德3市。据督察组负责人介绍,从今年起每两年将对全省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一轮环保督察。

2010年,“一岗双责”;2014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季度环保督查会,直至眼下的省级环保督查,福建对各级政府在环保生态工作方面的监督,步步收紧。搭梁立柱,建立起了一整套系统化管理机制。三明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也从首批的40家企业扩大到今年的357家。“督企”转“督政”,就是要让地方党委政府成为改善环境的主要力量,真正当好“守山人”,看好“责任田”。这是第四个答案。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福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的38项改革今年将完成15项,明年完成17项,2018年完成6项。

青山驻金,绿水淌银。福建还在路上。

推荐阅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新疆

重庆:安胜乡打造杨梅生态公园

湖南:坚持生态理念 建设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

四川南充建绿色生态走廊 嘉陵江沿岸完成造林2万亩

(来源:人民网)

编辑:牡丹花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