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监管保障品质。加强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突出森林公园、森林人家生态游品牌特色。认真落实“福建省旅游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南平市具体实施办法,配合省厅做好森林生态旅游标准化建设,建立经营户诚信档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加强森林公园、森林人家管理,提升森林人家品牌美誉度。
关注“十三五”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根据省发改委、省林业厅《关于抓紧申报“十三五”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经南平市发改委、林业局会商,共筛选出3个储备项目,分别是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福建龙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福建匡山国家森林公园道路设施建设项目,总资金测算8452万元,主要建设道路、停车场、管理用房、公厕、游步道以及监控、安防等配套基础设施。如果这三个项目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将大大改善森林公园的服务设施,提升景观质量,更好提供生态服务产品。
找准抓手 补齐短板
南平市森林旅游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仍存在一定的短板。一是经营户小而散。“森林人家”品牌游仍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松散,各地发展水平不一,经营好坏主要靠经营者自身素质,抵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经营特色不够明显。虽然各经营户推出以土鸡、土鸭等土菜为主的农家菜,但与周边其它菜馆产品差异不太明显,缺少叫得响的精品;三是建设资金不足。经营户大多为农民,原始积累少,资金有限,要规模化经营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营销管理人才缺乏。目前经营者多为农民家庭经营,经营管理粗放,等客上门现象比较普遍。
“未来五年我们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补齐短板。”南平市林业局林场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森林旅游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各森林旅游经营单位要积极申报,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加强协调,把交通、水、电、通讯设施等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系,统一规划,同步施工,加快森林公园和森林人家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强化资源保护。景区、景点建设首先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切实保护好本底资源的原汁原味,使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不受任何破坏,同时确保森林环境、自然景观和地方特色的统一。同时,要加强对森林旅游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利用,确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坚持先保护,后开发,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保护开发机制,以保障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突出科技兴旅。在森林公园和森林人家建设中,应用高新技术建立先进的资源、环境监测体系,以利可持续发展。景区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规划和施工,做到景点布局科学合理,设施功能完备,设备配置齐全,达到投资省、景观美、服务好、效益好的目的。同时,要引进先进的森林旅游管理理念,做到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
促进多方参与。支持森林公园、森林人家所在的社区和当地居民参与和协作森林旅游的开发、经营与管理。鼓励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业主、境外投资者等,单独或合伙参与开发,并依法保护投资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南平市森林公园目前有26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23个, “森林人家”74处。上级部门对森林公园累计投资1155万元,对森林人家累计投资450万元。2015年森林公园和森林人家共接待旅游人数37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2.11亿元。
推荐阅读:
(来源: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