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三百个鼻子找回纯种芳樟(图)
市场动态

三百个鼻子找回纯种芳樟(图)

来源: 厦门晚报 作者: 日期: 2005/6/21 15:29:12


    

组培工作是纯种芳樟得以发展的关键

 

  浙江园林网6月21日消息: 

  寻找与保护本土珍稀物种

    含芳樟醇高达97%的珍稀樟树被成功保护,目前在厦漳成片种植

    “芳樟醇含量高达97%的纯种芳樟在我们基地里成片种植起来了!”

    昨天,厦门牡丹香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翔云高兴地说。而10年之前,纯种芳樟还淹没在千万棵樟树之中,找到一个纯种芳樟的几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

    纯种芳樟在我省凤毛麟角

    芳樟,樟科樟属樟组植物,为亚热带常绿阔叶乔木,是我国福建、台湾最有代表性的树种。芳樟木材质地坚韧、光滑,具有特殊香气又可抗虫蛀;芳樟枝叶茂密,树姿雄伟,具有很强的吸尘能力和抗煤烟能力,是绿化及环保的优良树种,是我国南方珍贵用材和特用经济树种。林翔云说,芳樟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其枝叶是提取天然芳樟醇重要原料来源,在林业及香化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据资料介绍:在世界范围内,香化产业使用频率最高、用量最大的25种香原料中,芳樟醇历来名列榜首。它的衍生物例如芳樟酯类,亦是重要的香原料。日本1996年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对芳樟醇的需求量达2.8万多吨。

    林翔云说,市场上天然芳樟醇只占很小部分,主要是合成芳樟醇,而合成芳樟醇的香气完全不能与天然芳樟醇相比,因此,香化科技工作者十分热衷于采用天然芳樟醇。但让人遗憾的是,芳樟中,真正纯种的凤毛麟角。目前,市场上芳樟叶油中含醇量低的只有30%,高的也不超过80%,且杂质特别是樟脑含量高,需经过复杂的化工分离单元操作,才能获得适用芳樟醇。

    “有没有芳樟醇含量高达90%以上的纯种芳樟呢?”1985年前后,从事香料科技工作的林翔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几十万棵中找回3棵纯种芳樟

    后来,林翔云等人成立了厦门牡丹香化实业有限公司,公司的调香师和香料植物专家于1990年开始在福建省境内寻找芳樟的优良品种。

    要在千万棵樟树中寻找纯种芳樟,无异于大海捞针。林翔云说,寻找的过程异常艰辛。由于没有特别的仪器,纯种芳樟也没有奇特的外形,寻找过程中主要靠的就是鼻子。由于白玉兰的叶子芳樟醇含量达80%以上,因此,每次出发前,林翔云都要训练大家的鼻子,先闻一闻白兰叶的香味,并记住这种香味,如果在山上闻到了比白兰叶更香的,可能就是大家要寻找的。

    1996年,林翔云在闽西武平寻找纯种芳樟时,就训练了300多个人。在几十万棵的樟树中,300多人靠鼻子几天下来就筛选了几百棵。一天下午,一人在武平县中山镇山上一棵芳樟边,闻到了一股比白兰叶还香的味道,惊喜地告诉了林翔云。闻讯赶来的林翔云摘下叶子揉碎,用鼻子一闻,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林翔云当即断定:这棵芳樟的芳樟醇含量在97%以上!在场的人将信将疑,因为此前有资料可查的“纯种芳樟”含量也只有93%左右。

    技术人员取样连夜分析,最后鉴定芳樟醇含量竟然高达97.56%,这时大家才不得不佩服林翔云的鼻子。

    到1998年,牡丹香化的技术人员又在厦门和南靖的几十万棵樟树中发现了两棵芳樟醇含量达97-98%、樟脑只含0.1-0.2%(国际市场上高品质的“天然芳樟醇”要求含醇量大于或等于95%、樟脑低于0.5%)的优良品种,而且香气袭人,气味纯正,可以认为是芳樟中的“纯种”。

    组织全省技术力量攻关

    异常珍贵的纯种芳樟找到了,但如何成片繁殖成为难题。10年前,专家们的做法是:等纯种芳樟开花结果,然后播种。可新的芳樟长大后,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已经变异,只有不到3%的子株保留了母树的优良品质,白白浪费了多年的时间。

    技术人员决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3棵纯种芳樟进行无性繁殖试验。林翔云认为,单靠他们公司一家的技术力量,很难完成这个技术难题。因为通过查询确定:全世界范围内,樟科植物还没有组织培养(无性繁殖育苗的关键一步)成功的先例。1998年,牡丹香化联系了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省林科院、泉州农科所以及漳州林业组培中心一起攻关。林翔云说,这几乎动用了全省在这方面最强大的技术力量。

    经过3年多的努力,技术人员克服了组培、扦插等困难,培育出第一代纯种芳樟优良苗木。但是,培育出的苗木是不是保持原母树的特性呢?技术人员对第一代苗木进行定植,检测枝叶的得油率、含醇量。经过18个月的数据分析,苗木叶片的得油率已超过1.3%、含醇量超过96%,说明该项育苗技术获得成功。2003年6月,厦门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3棵纯种芳樟的无性繁殖已经成功!

    像种茶那样种芳樟

    解决了育苗的技术难题后,牡丹香化公司决定开始大规模的种植。从2002年6月开始,牡丹香化公司在天竺山林场坑内工区,采用“密植”的方法,每公顷种植7000株,加以“灌木化栽培”的技术措施,加大树冠,长成枝叶茂盛,达到多产叶、易采摘的目的。

    2003年10月,种植1年多的纯种芳樟就有少量收成。2004年正常收获鲜叶,可以提取出符合出口要求的高质量天然芳樟叶油。

    林翔云说,目前他们已在集美区坂头建立了年产120万棵纯种优良芳樟苗木的育苗基地,在天竺山林场坑内工区建立20公顷种植示范基地,在漳州地区建立了400公顷的生产基地。“经过我们的十多年来的各项努力,纯种芳樟现在已经漫山遍野了!”对于珍贵纯种芳樟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林翔云显得有点自豪。

    林翔云说,目前全世界香料产业一年需要芳樟醇1万吨,而这些芳樟醇基本上都是合成的,如果要全部用天然芳樟醇来替代,至少需要种植50万亩的纯种芳樟。“本土的珍贵物种,应该在本土得到充分的发展。林翔云希望最近几年内能在厦门周边地区种植5万亩左右的纯种芳樟,这样,至少可以满足国际市场十分之一的需求。

编辑:七子花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