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市场观察:两岸花博会十年铸就中国东南花都
市场动态

市场观察:两岸花博会十年铸就中国东南花都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林国瑞 日期: 2008/11/18 8:52:12
    中国园林网11月18日消息: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将于十八日在福建漳州市再次隆重登场。历时五天的本届“花博会”,将集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二OO八年台湾农产品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国蘑菇节于一体,三会合一,内容更加拓展,规模更加扩大,档次更加提升。

    自一九九九年起,“花博会”已走进了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花博会”被誉为漳州一张精美的“城市名片”,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辐射海峡两岸的全国性花事及农业经贸合作盛会。

    花会漳州

    受益“花博会”,漳州花卉业已打破原先水仙花一枝独秀的传统格局,形成“百里千家万亩”花卉走廊,拥有两千多个花卉品种,建成水仙花、国兰、榕树盆景、仙人球、观叶植物、棕榈植物、洋兰、草坪地植被等八大类花卉生产基地。所辖县市先后被誉为“中国兰花之乡”、“中国水仙花之乡”、“中国榕树盆景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百花村花卉市场和闽南花卉批发市场分别被评定为“全国花卉定点市场”、“全国花卉重点市场”。

    盘点“花博会”,漳州花卉及相关产业自产自销年总产值,由花博会初办年的五亿元人民币,逐年递增至二OO七年的十三点九亿元,占福建省花卉总产值的十分之七、全国的十五分之一,增幅大大高于农业其它产业。前九届“花博会”期间,漳州还签约项目六百零五个,总投资额三十三点八三亿美元,花卉、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现场成交额达七点六六亿元人民币。

    花开两岸

    漳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台湾台胞的重要祖籍地。漳州与台湾地缘相邻、人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农业生态环境相似。“花开两岸,合作共赢”是历届“花博会”所坚持的鲜明主题。

    每年的“花博会”吸引数十批台湾农业团组前来参观考察、经贸洽谈和学术交流,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成为促进对台经贸合作的有效载体。在漳州花博园中,近六千平方米的台湾农博会展区,推出农特精品展示、特色旅游推介和综合销售,全面展示海峡两岸花卉、农业、渔业合作成果,突出台湾农产品和花卉产业特色。

    除共同举办花博会外,“首届海峡两岸花卉网上交易博览会”的举办,吸引一千四百多家两岸花卉企业参加,总访问量达三十万人次,交易额一千多万元,为两岸花卉企业交流与合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

    近年来,在“花博会”的推动下,漳州已创办台资农业项目六百零九个,合同利用台资十一点三一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六点四三亿美元。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总面积三万亩,花卉产业区已有三十九家台资企业和三个台胞个体工商户入驻,总投资三千三百五十万美元,显示两岸农业合作的强劲发展态势。

    花香四海

    每一届“花博会”都吸引众多海内外客商云集漳州,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空前旺盛,带动了当地花卉包装、贮藏、运输及旅游服务业、会展业的发展。

    通过举办“花博会”,漳州吸引外商、台商花卉业者前来投资兴业,同时借助台商、外商的营销网络,建成了海峡两岸花卉集散中心。占地七千七百八十多亩的花博园,被誉为“福建花卉第一市”。

    “花博会”期间,文化交流、农业论坛、产品展销、生态旅游等一系列活动的纷繁举办,为“花博会”注入丰富内涵,提高漳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十年海峡两岸花博会,成就了漳州作为“中国东南花都”的光荣梦想。

编辑:木瓜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