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厦门后花园”花容失色续:村民不同意“造林说”
市场动态

“厦门后花园”花容失色续:村民不同意“造林说”

来源: 厦门商报 作者: 日期: 2009/5/20 9:18:52
昨日报道的长泰马洋溪沿岸大片山林遭砍伐一事引起多方关注,承包方称,此举是为了再造山林。但不少村民致电记者表示,他们并不认同长泰亭下国有林场的说法。

山上残留着砍断的树桩,断口还很新。

中国园林网5月20日消息:昨日报道的长泰马洋溪沿岸大片山林遭砍伐一事引起多方关注,承包方称,此举是为了再造山林。但不少村民致电记者表示,他们并不认同长泰亭下国有林场的说法。

昨日一大早,后坊村老年协会会长郑连清就打来电话,针对林场是“劈草”不是“砍树”的观点,郑老给出了不同意见:“我们从小在山上长大,对树林再熟悉不过了。这片林子不全是杂草,还有不少大树。”

郑老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山上是成片的树林,置身其中都看不见阳光,后来,树林越来越稀,许多树木死亡。

村民们说,此前山上种植了相当多树木,后来成活率不太理想,有些地方长满了杂草和灌木,但还是留下了一部分大树。“从去年开始,山里就在砍树了。前几天,我们还看见一车车的树木从山里运出。”

对此说法,林场方表示,山上少量的存活大树,他们都已经做了保留,并且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炼山”(放火烧山),不会损伤草木根系。

但当记者来到黄土裸露的山上,却发现不少树桩,上面砍伐痕迹可辨。同时还有一些没有来得及运走的树木,凌乱地躺在路边。由于刚下过大雨,泥土有明显被冲刷的痕迹,山下的马洋溪中,只有很少的水在流淌。

由于溪流沿岸的树木大部分也被砍光了,村民和游客十分担心,马洋溪从此失去“庇护”而造成溪流干涸。

专家观点

开发林区“轮伐”更合理

厦门环保科研所高级工程师陈志鸿表示,良好的生态林系统应该由草从和树木共同组成,有些从林木,看起来像杂草、灌木,很多人认为没用经济价值,但它们属于次生林,对保护水土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水源两旁的植物,如果被大规模清除的话,将对水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集美大学土壤专家石盛莉认为,光靠乔木保持水土效果并不明显,很容易造成“空中绿化”,即上方枝繁叶茂,下方黄土累累,山地陡峭的话,雨水冲击会带走土壤。而沿溪两岸的森林草木对保护水源尤为关键,它们的根系组成强大的“蓄水网”像一个缓冲系统,晴天时保证溪水饱满,暴雨时吸收部分水分。因此在开发林区的时候,尽量要避免“皆伐”现象,而以合理的“轮伐”取代。

(来源:厦门商报)

编辑:夏腊梅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