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
“红肉蜜柚”横空出世
在发现红肉柚子以后,时任厝丘村村支书的林海清和上一任村支书的林开祥分别向小溪镇农业部和平和县农业局报告了林金山的发现。在他们的介绍下,林金山拿了一些红肉蜜柚分别送到小溪镇政府机关和平和县农业局的领导手中,请他们见识见识这一稀罕之物。然后,再由他们逐级上报到省有关部门,对红柚子的品质进行鉴定,检测结果显示:这是—种品质优良的新水果。
想确认红肉柚子属于水果新品种,必须验证其具有新颖性和基因稳定性。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据此决定对这种红柚子进行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实验。任务被下达给了该院果树研究所,时任果树所的所长陆修闽亲自担纲。
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中,陆修闽常往来于福州市与平和县之间。红柚子的新颖性其实早已一目了然,是无须验证的,陆修闽要做的是验证红柚子的基因稳定性。要证实这株从传统溪蜜柚芽变的红柚树的基因是否稳定,只能用果实。而一株柚苗从种下到结果,至少要4至5年时间。陆修闽要想完成子三代的基因检测,如按部就班地做,没个十几年根本实现不了。
可喜的是,2002年,林金山培育的第一代红柚苗结出了第一批红肉柚子,从而轻松地完成了子一代基因的稳定与否的验证。为加快验证进度,陆修闽以林金山和林海清的红柚果园作为实验基地,交叉进行验证。到2005年秋季柚子上市时,红肉柚子的子三代基因稳定性验证全部完成,结论是“基因具备稳定性”。
2005年9月25日,这是一个让林金山终生难忘的日子,以果树专家潘东明为组长的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的果树专家组,经过全面的实地考察鉴定,一致认可由林金山发现并培育出的这一批红色肉质的柚子为蜜柚的一个新的品种,并正式命名为“红肉蜜柚”。
专家认为,“红肉蜜柚”的色香味俱佳。更重要的是,红肉的呈色色素是由番茄红素和B胡萝卜素组成的,对人体有抗氧化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该品种在平和县栽培表现早熟、早结果、丰产等优良性状,田间表现抗病虫能力与传统的“溪蜜柚”相当,对5年生果园进行测产,株产33.7公斤,折合亩产1348公斤,具有推广价值。
>>影响
柚苗热销 催生富翁
从此以后,平和这个蜜柚之乡又多了一张新名片——“血柚”,林金山也当之无愧地成了“血柚之王”。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第一次大胆尝试,正好为他赢得了时间,抢占了商机。
当时,我国柚的品种不少,但经过10多年来的市场竞争,胜出的只有广西柚和福建省的平和溪蜜柚这两个品种,并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而这两种柚,由于品种、质量的差异,广西柚是一粒6美元,而溪蜜柚是一粒1美元。因此,“血柚”新品种的发现,将改写这“两粒柚”竞争的博弈分值,并引发新一轮的“华山论剑”。
而事实也证实如此。“血柚”问世后,慕名前往平和找林金山购买“血柚”或枝芽的人络绎不绝,林金山的手机也不时响起,都是客商来要货的。以2005年为例,“血柚”果苗每株15元至25元都很难买到,但柚农们却热情不减,经常可以看到高价排队求购的现象。有的柚农买不到果苗,就跟主人购买“血柚”的芽穗,一个芽穗3元钱,照样供不应求。当地一位果农一下子就购买了4000株柚苗,共6万元。
而林金山的这片果园不仅有77棵嫁接成功的“血柚”果树,还培育了5万多株幼苗,这块仅仅一亩见方的土地,真的成了林金山的“聚宝盆”了,摘下的柚子可以卖钱,5万多株幼苗也可以卖钱,77棵树上随便一根枝条都可以卖钱,而且还是好价钱、高价钱。
很快,林金山等人就成了当地的“百万富翁”,当地果农也纷纷仿效,偷偷地自行嫁接培育“血柚”苗。从此,“血柚”一下子成为名闻天下的甘甜果品。
推荐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