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帮扶止衰退
近年来,在茉莉花茶企业的大声疾呼下,福州茉莉花茶工业的衰退逐渐引起了福州市政府的重视。2006年3月,福州市政府组织各相关部门召开了福州茶叶工业发展的座谈会,决定对福州茉莉花茶行业投入25万元资金,并给予茉莉花出产基地一定的补贴经费。
2008年9月5日,福州市政府向福建省质监局上报了《关于申请将福州茉莉花茶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2009年9月21日福州茉莉花茶顺利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继平潭水仙花、永泰李干、福州脱胎漆器之后的福州市第四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使福州茉莉花茶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2009年,福州茉莉花茶的产值与受保护前相比增长了6.2%。
去年4月,在福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强力主导下,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联盟成立。35家茉莉花茶生产、销售及科研单位共同签署了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联盟自律公约。标准化生产从此开始。2010年3月17日,在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联盟的推动下,福建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福州茉莉花茶》正式发布,并于3月20日起实施。
此外,为了重塑福州茉莉花茶形象和声誉,春伦公司生产的茉莉花茶也先后被推选为福州市政府办公用茶、全国“两会”用茶,2009年3月,闽榕生产的茉莉花茶也被选为全国“两会”用茶指定用茶。
“通过行业自律,政府主导,政策帮扶,福州茉莉花茶收到了明显成效,茶园、花园基地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傅天龙乐呵呵说,“此外,我们还在为可追溯产品做最后的准备,具有物码、人码、货码三码合一的可追溯性福州茉莉花茶明年就可面世。”
雄风重振路漫漫
然而细究福州茉莉花茶复兴之困,口感并不是限制其发展的根源之一。2005年,康师傅茉莉清茶面世,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一夜间清新、优雅的产品形象众人皆知。康师傅茉莉清茶占据了中国花茶市场的85%以上。康师傅茉莉清茶也成了继康师傅冰红茶、绿茶之后的第三大主打品牌。各种康师傅茶饮料市场调查报告同时显示,康师傅茉莉清茶与康师傅冰红茶销量仅居绿茶之后,甚至遥遥领先于康师傅乌龙名茶。可见口感并不是福州茉莉花茶输于铁观音、大红袍的主要原因,其真正输掉的是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做依托。
可是品牌之战又该由谁主帅?安溪县和武夷山市均为县级市,整个地域内层峦叠嶂、山岭起伏,没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唯有主打茶业品牌才是其最终出路。纵观福州茉莉花茶工业,茉莉花茶产业已被边缘化,甚至不足福州GDP总量的1%,福州茉莉花茶复兴与否对其而言无关紧要。而对于眼下的茉莉花主产区福州连江县和闽侯县,茉莉花茶也被排除在了主导产业之外。连江县山海兼有,海生资源尤为丰富,水产总量占全国县级第二位,水产业攸关连江经济兴衰。而闽侯县紧邻福州市区,是福州城市扩建的重点对象,房地产业已成为其近年来GDP增长的重心。
福州茉莉花茶备受铁观音、大红袍嘲讽的是其一直忽视宣扬的文化底蕴。面对福州茉莉花茶没有文化蕴含的质疑,傅天龙反驳说,“福州茉莉花茶历经千年,却一直静悄悄的服务于大众百姓,没有声扬,没有激进,它具有的是一种温和、谦让和包容的情怀,这一点也恰恰吻合了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
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福州茉莉花茶文化之战并没有打响。虽然福州茉莉花茶王赛也于2009年开始举办,但其影响力远不及铁观音茶王赛和武夷岩茶茶王赛。春伦茶厂直营店虽成功进入福州名街三坊七巷,但对于随处可见的铁观音经销店以及对茶文化宣传功不可没的茶艺馆和茶庄等,福州茉莉花茶的营销运作明显不足。至于茶会和茶节,福州茉莉花茶更是无从谈起。
“毕竟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所有的福州茉莉花茶企业都出来秀,福州茉莉花茶才会越秀越香。”傅天龙期盼的说。如今春伦和闽榕都拉开了表演秀的序幕,而我们期待的是更多福州茉莉花茶企业的精彩曲目。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