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厦门:税收优惠政策助推东孚花卉产业
市场动态

厦门:税收优惠政策助推东孚花卉产业

来源: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作者: 日期: 2010/6/9 9:36:17
了解,目前东孚花卉种植面积占全市花卉种植总面积的30%左右,年生产量占全市花卉生产总量的40%左右,其中草花占全市60%,鲜切花也占到了40%多。鲜切花主要有玫瑰、菊花、郁金香、康乃馨、百合等,草花有红掌、孔雀草、万寿菊、一串红、矮牵牛等,观赏植物和盆栽有兰花、仙人掌、万年青、罗汉松、竹柏、发财树、招财树、狼尾蕨、三角梅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城市绿化苗木。

海沧区加美草坪苗木场经营者 江贵敏:

我这些树 大部分是从三明那边 因为道路拓宽 国道拓宽 拓宽它要挖起来 移植 大部分都从三明移植过来/销售基本上是当地厦门这一带 漳州 龙岩 福州这边 福建省 还有浙江也有一些部分 也有到这边来拿一些 广东(的客户)有的时候也会过来

除了移植乔木,江贵敏坚持走差异化经营的路子,别人种花,他培育城市绿化草坪的草皮,同时还引进日日樱、巴西豆、澳洲火焰木等新品种的乔木。目前加美草坪苗木场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25亩扩大到400多亩,年销售额达五六百万元。

正是由于大批花卉苗木企业和种植户的落户,东孚花卉基地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并逐渐形成“千亩花卉走廊”。东孚花卉产业基地的发展,也改变了当地部分农民传统的种植观念,有的利用闲散的自耕地从事花卉种植业,有的到花卉企业打工,有的通过出租土地获得收益,从而增加了收入。

何振玉是东孚镇洪塘村村民,过去一直从事传统的种植业,2003年,海沧区在东孚镇创建花卉基地,何振玉参加了镇里举办的花卉种植技术培训班,掌握了花卉种植技术后,创办了洲洋苗木场。

东孚镇洪塘村花卉种植户 何振玉:

刚开始是我们这边 东孚镇政府 包括区政府 包括市政府 准备在我们这个村 投办我们厦门海峡花卉中心 当时以我的看法 这个也是一个新生事物 自己也想学一学 等于把本地区 原来种植庄稼变为种植花卉这一块 自己感觉说应该会比种植庄稼更好一点 以这个基础才去想学种花

老何的洲洋苗木场以种植城市绿化苗木为主,如高山榕、福建榕以及三角梅等,除了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邻近的漳州和泉州等地,不仅自己走上致富道路,也带动周围的村民增加收入。

东孚镇洪塘村花卉种植户 何振玉:

种这个花 刚开始到一个阶段的时候 也种了不少 都以绿化苗木为主 销售呢 就是说 都销到我们边邻的漳州地区 厦门本地区 还有泉州地区 工人 如果需要的时候 雇佣我们本村 本地的剩余劳动力来帮忙 也等于说 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 就这样子/对比当时与种庄稼的角度来对比 一亩地应该也会增加几千元的收入

现在在东孚镇,只要有花卉种植基地的村庄,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就能获得就业机会,同时也有部分村民通过出租土地获得收益。

厦门芊蕙种苗有限公司技术员 孙广贵:

像我们公司放在这边 可以给周围的居民创造一个就业的条件 那我们同时租当地居民的一些土地 让他们在土地的租用方面有一份新的收入

海沧区加美草坪苗木场经营者 江贵敏:

那我们租他们的地的租金 也相对比他们种稻子的高很多 我们这个地给他们租一千二(百元)一亩 那我们平时还雇他们来做工 做一些临时的这个工 让他们 也有很多人来帮我们来做这些事情/工资收入 一天大概六十块 请他们 六十块 五十块这样子

海沧公用苗木花卉有限公司花卉项目管理员 周世昌:从人工上面来讲 我们解决了差不多有两百个劳动力就业机会

东孚镇莲花村汤岸社村民谢国全,成为海沧公用苗木花卉有限公司的员工后,每个月就有一千多元的收入。

编辑:余晓霞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