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危房,是他的研究室
汀州城隍庙,位于卧龙山西南麓,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的气势宏大,让人赞不绝口。昨日,导报记者走进这里,见到了林木木。
林木木,看上去精瘦健朗,衣着朴素,跟一般老人没太大区别。不知情的,很难看出这名老人竟是发现了闽西地界4个植物新种的专家。
他的研究室,就在城隍庙的背后,一栋已经成了危房的木屋。推开门,破败的院子在乱草杂花中,更显岁月的积淀。
院子里,放满了培育植物的瓶瓶罐罐;屋子里,一盏白炽灯照亮的桌案上,累着《拉丁文字典》、几本纸张早已变黄的《植物研究》;屋内另一个墙角,11张3层的木架框上,放着用报纸包着的植物标本。
林木木就坐在一张以木板当坐垫的藤椅上,查阅资料,研究着万千植物。下雨天,雨水拼命渗进这栋年久失修的危房,他也置若罔闻,埋头探究他心爱的植物。
平日里没事的时候,林木木就在城隍庙里帮帮忙。但只要有新发现,林木木一大早就会赶来,窝在他的研究室,直到寺庙的钟声响起,才慢慢踱着步回家去。
四个新种,他在闽西发现
这房子虽说破旧,但也是他的植物宝库,毕生成就都在里头。
大门后的墙角处,翠绿竹子高过围墙。林木木说,这是2008年发现的新竹种,叫罗公竹。他和罗公竹,从相遇到发现,经历了整整十年。
1998年9月,林木木被派往圭龙山调查植物,攀爬时,他的手被一竹叶划破。他见旁边落着一片小笋箨,细看之下,竟和普通苦竹有些不同,就拿回家想细细研究。
后来,林木木因忙于工作,一直没闲空处理小竹子的事。2007年,他已经退休,才突然想起竹子的谜底未解。他冒着大雨上山,可惜匆忙间,挖错了植株。时隔一年后,他借着机会再度上山,这才发现了新种。
林木木的另外两个发现,则是汀州润楠和楚光冬青。
汀州润楠于2003年在上杭西普陀被发现。那回他去做森林公园植被调查,就在西普陀寺旁,看到了一棵小树。鲜红的果梗,蓝黑色的果实,虽说应该属于樟科润楠属植物,但是又与华南的“华润楠”不同。第二年,他再次前往采得了花,证实它是一个新物种。
楚光冬青的发现,是在2011年。时任龙岩市林业局长黄楚光,邀请林木木上梅花山做植被调查,就在去的路上,透过车窗发现了它。
除了这三个之外,早在1984年,林木木在一次下乡途中,发现了一个新物种——— 悦色含笑。不过,在林木木的院子里,没能见到这个植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