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菖蒲:小众文人草能否受大众市场青睐
市场动态

菖蒲:小众文人草能否受大众市场青睐

来源: 福建日报 作者:张辉 郭碧燕 日期: 2016/7/20 9:37:01
去年开始,随着一波大型菖蒲展的举办,以及朋友圈的传播,菖蒲开始重新走向大众视野。一时间,菖蒲身价水涨船高,溜蒲、摆蒲成为新潮流。甚至有观点认为,菖蒲将成为未来多肉市场的接棒者。这个过程中,嗅到商机的南靖花农开始大举进场……

金钱是国产菖蒲品种,每盆售价在50元左右 沈扬/摄

中国园林网7月20日消息:今天在助村亮相的,是绿植界的新贵菖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菖蒲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作为文房清供,它几乎是历代文人的案头标配。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菖蒲文化归于沉寂,仅仅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文人圈子,在花卉市场上难觅踪影。

多年的兰花产销经验,与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南靖迅速成为市场主力。短短一年时间里,当地菖蒲苗数量超过百万盆,供应市面上80%菖蒲苗,上半年产值超过5000万。面对一夜蹿红的行情,乐观者迫不及待地持资入场;观望者则担忧,市场存在泡沫风险,小众文人草能否真正走入大众市场,尚是未知数。

从文人圈到朋友圈

5月20日,首届厦门菖蒲文化节在厦门亚热带花卉市场开幕。现场共有200多盆不同品种的菖蒲展出。它们被搭配上奇石、青苔、木座,别具意境。文化节第一天,便有近3000蒲友到场观赏。

文化节的发起人,是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沈清宇。3年前,他第一次接触到菖蒲时,并未料到日后它能成为花市宠儿。“尽管从事园林研究多年,但我当时对菖蒲的认知仍是空白。”沈清宇说,彼时玩菖蒲的大多是字画、茶艺、花道和古玩爱好者,“菖蒲大多作为私人藏品,仅在玩家之间互相赠送,很少在商品市场上流通”。

事实上,中国的菖蒲文化根基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心头好。早在西汉,菖蒲就被人工种植在园林当中,唐宋时期开始盆栽,菖蒲文化也在这个时期流传到日韩。那首著名的《菖蒲歌》“人间千花万草尽荣艳,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咏叹的便是菖蒲。民国期间的海派画家,也有不少以菖蒲作为创作对象。

尽管接触菖蒲不算早,但沈清宇很快就成了“铁粉”。酷爱传统文化的他,在菖蒲身上找到了不少共鸣。“古人将菖蒲的品性总结为‘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品格。”沈清宇说,相比起“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兰花,菖蒲更加亲民,易养培,更宜摆在案头上。

去年开始,沈清宇突然在朋友圈找到了不少志同道合者。一整个夏天,他的朋友圈都被菖蒲科普帖刷了屏。同时,尽管市面上的菖蒲依然是稀缺资源,但不少都市白领纷纷从不同渠道购进菖蒲,加入“附庸风雅”的行列。

南靖引种菖蒲第一人魏昌,如此形容菖蒲一夜走红的场景:“中国兰花交易网上,只要有菖蒲上线,立马被抢售一空。”他说,金钱、虎须等本土品种,单盆售价数十元,而黄金姬、贵船苔、有栖川等进口品种,价格一般上百、上千元。多年的老苗,甚至被炒到了数万元。魏昌还记得,当时他赴江浙收购金钱菖蒲苗时,3个月之间,价格从50元涨到80元。

对于这波菖蒲热,沈清宇将其归功于文化界对菖蒲文化的推广。

去年,“天下第一雅·蒲草——大濛菖蒲艺术展”在江苏无锡举行。这次展览通过手机摄影大赛的方式,吸引大量看客用图片直播赏蒲体验。艺术展的发起人王大濛,是菖蒲文化推广的先锋人物。他原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教授,退休后迷上菖蒲,藏品超过200盆。王大濛具有文人画、雕塑等专业背景,并将其融入菖蒲的附石、造景中。因此,王大濛在收藏界被誉为江南草圣。

之后,菖蒲文化展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光是今年,武汉、无锡、嘉兴、西安等地便分别举办了菖蒲展览。玩菖蒲日益有了心得的沈清宇,在5月20日这一特殊的日子,将菖蒲展引入厦门。菖蒲种植大县南靖,也计划在今年中秋节举办菖蒲节。

南靖兰农争相当蒲农

当菖蒲从小众文人圈走向大众市场,规模化种植以保证供给,便成为大势所趋。其中不能不提的,是嗅觉敏锐的南靖花农。

2014年,有着多年兰花种植经验的南靖人魏昌,从北京朋友处带回两盆金钱菖蒲。当时,他已隐约觉察到,文化底蕴深厚的菖蒲日后将大有市场。因此,他开始小规模试种,并琢磨栽培技巧。去年夏天朋友圈的菖蒲热,让魏昌感到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开始从江浙一带大量收购菖蒲苗。9月到12月,他收购了近百万元的菖蒲种苗。除了国内常见的金钱、虎须等品种,蒲农们也从日韩大量收购黄金姬、极姬等芽变品种。

在魏昌的带动下,南靖境内掀起了一股种植菖蒲的热潮。由于当地主产的兰花面临市场颓势,大量花农开始兼种菖蒲。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