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蘑菇节暨食用菌产品订货会国外与国内生客商、蘑菇产品进出口大户,也已发函邀请。截止目前为止,受邀客商反响热烈而踊跃。项目进展方面,花博会筹委会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征集、筛选推介招商项目,积极落实现场签约项目,认真筹备现场签约仪式。漳州全市重点项目奠基、形式仪式,闽花花卉产业合作项目启动仪式等也在全力推进当中。花博会期间国家民族歌舞团将来漳举行“天利仁和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同时,还将举办广场文化、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首届海峡两岸美食小吃文化节、千人千壶万人品茶活动、嘉年华艺术表演等。
闽荷携手打造鲜花丝绸路在今年即将举办的花博会上,闽荷花卉合作交流中心备受关注。该项目将参加在11月16日举行的本届花博会开工项目奠基剪彩仪式。闽荷花卉合作交流中心位于百花村,建设用地200亩,是福建加强与荷兰花卉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市花卉产业层次的一个重要平台。项目将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化花卉生产园区,从而不断拓展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内涵。据项目承建方的龙海日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跃进介绍,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的闽荷花卉合作交流中心设有展示科研区、进出口物流区、国际标准生产区等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漳州花卉展示、研发、市场拓展的一个高尖端平台。
前不久,漳州市在荷兰成功举办“中国福建漳州花卉产业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与荷兰花卉产业界签订7个发展合作项目。闽荷花卉合作交流中心是漳州市与荷兰花卉产业界发展合作项目之一,建设用地200亩,包括花卉组培中心、现代化温室玻璃大棚、国际标准自动化温室、进出口花卉物流中心、熏蒸房、花卉资材仓储等多功能花卉现代园区,总投资约为1.4亿元。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进闽荷花卉产业交流与合作,提升漳州花卉产业水平,拓展漳州花卉国际市场,进一步巩固花卉产业在漳州市支柱地位。漳州市委、市政府在百花村建设漳荷花卉合作交流中心项目,是根据漳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确定的,各有关部门形成共识,创新观念,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以项目带动战略建设闽荷花卉合作项目,加大服务力度,加强督促检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荷兰是世界知名的鲜花之国,浓郁的郁金香遍布全球,而漳州是中国有名的水仙之乡,这两强联手,带给世界的将是美好而灿烂的愿景。古有丝绸之路,风沙黄土瘦骆驼,而如今的这条中西鲜花丝绸之路,则是五彩斑斓、香飘四方,怎能不叫人赞叹!
两岸合作四海尽飘中国香“花开两岸,合作双赢”。漳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地缘、人缘、神缘、文化缘,缘缘相通。现有台湾人口中,祖籍漳州的占三成多,台湾许多政要人士、工商界富豪的祖籍地都在漳州。漳州现有台胞4100多人、台属14万人。漳州与台湾具有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日益吸引着台湾有识之士纷至沓来。二十多年来,漳台两地的密切来往和广泛合作,已形成特殊的优势。
漳州已成为全国台商投资密集区之一,截至2006年底,该市已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2107家,合同外资额73.11亿美元,实际到资额4..95亿美元,其中,累计合同利用台资、实际利用台资占福建省总额的41.04%和40.08%,2006年台资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0.98%。特别是漳州已成为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和首选地,是台湾农业外移的基地和台湾农业科技信息示范辐射的“窗口”,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典范,累计引进农业台资约占全国的10%。漳州与台湾相似的农业生态环境,悠久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历史,让漳州自出现“台资农业”的概念以来,就一直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对台农业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如今,漳州已引进台湾水果芒果、香蕉、火龙果、番石榴、荔枝等共26个品种,总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7.99万吨,销售额约6.08亿元。而台湾农业的进入,为当地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漳州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去年以来,漳州市紧紧抓住去年中央和省委在对台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以加强和拓展漳台经贸合作为重点,进一步凸显了该市在对台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为。台资企业已成为漳州市工业强市的重要支撑。三资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3,而台资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台资企业在漳州市的投资,有效地增强了漳州市的工业基础,成为漳州市三大主导产业及四大战略产业的有效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