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漳州跨越腾飞花为媒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花博会就是一个缩影。漳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及台商投资密集区经济发展、福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时机,立足漳州对台、港口、农业优势,利用花博会等平台倾力招商引资,全力打造两岸经贸合作基地、新兴制造业基地和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建设与厦门特区互动、对台合作紧密、对外开放领先的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效。
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漳州投资,有164个国家和地区与漳州市建立了贸易往来,漳州与2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外贸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至2006年,6年累计外贸出口达103.6亿美元,2006年出口额比2000年增长了4.18倍,创下了连续5年增幅高于全省、连续4年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的历史新纪录,实现年递增31.55%。外经贸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漳州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至2006年底,全市累计批准设立外资企业4636家,历史合同外资额151.42亿美元,历史到资额85.95亿美元;利用外资在总量和质量上都得到较大提高,2006年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进出口总值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46.39%,其中出口总额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32.44%,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1.45%,有力地推动了漳州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工业经济日新月异。主导产业发展优势的日益突出,工业竞争力的显著提高,让漳州市形成多种工业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骨干企业有133家,涌现出华阳电业、灿坤家电和万利达电子等一批知名大企业,培